close
  • 為發揚傳統文化與重現傳統建築,我們(蘆竹鄉坑子社區發展協會)特別說服村內老師傅共同協力建造傳統建築土埆厝,並將建造的過程完整紀錄下來,從原料採集、製作過程、房屋興建方法到施工情形等製作成解說圖片和紀錄影片,供日後導覽解說使用。

    建造完成後的土埆厝除了展示古厝原貌外,其內部空間更可做為文物及藝術品展現使用,同時我們也將周邊整理成為民眾休閒及遊憩的場所。

    老師傅許炬焦先生

    許炬焦先生是建造傳統民居的老師傅,從民國四十二年開始跟隨父親許植欽先生學習建造房屋。擔任傳統民宅建築師傅期間,除入伍服兵役外,至今仍然從事古老房屋修繕工程從不間斷,他完成的古厝作品不計共數,遍布北台灣鄉村,在蘆竹鄉有山鼻村兩棟陳家古厝修復以及坑子村的土埆厝等。


    土埆厝的搭蓋過程

    1. 印製土埆

    2. 翻土埆陰乾

    3. 疊石基腳

    4. 疊土埆

    5. 架橫樑

    6. 鋪架屋頂

    7. 屋頂蓋草

    8. 完成
  • 花蓮羅山村的土角厝, 文字敘述值得一讀.
    土埆的製作材料:黏土、稀泥、砂、稻草(長度約一至二吋)、粗糠、牛糞、水等。準備好材料之後,第二步驟就是將材料混合來回攪伴,亦可加上煮好的糯米,使它更有黏性,還有牛糞,但牛糞己經很難找了,所以就用其他具纖維質較多的植物來取代,攪拌的過程中是非常堅辛的,因為土愈攪愈黏,也就愈難動作,以前的攪拌工具是水牛,以繞圈圈方式邊轉邊踩,將材料攪拌至完全溶合在一起,工作時間很長,所以將水牛的眼睛用布條蓋住,不然水牛會頭暈目眩無法走動。土攪拌好了,下一個步驟就將泥漿倒入木框模具內,待泥漿稍定型,木框模具即可抽起,換另一塊土埆製作。就這樣一塊一塊的土埆製作,全部都放置在割完稻子的田裡,慢慢的陰乾,所以太陽太大並不適合,因為土埆會裂開,所以土埆最適合製造的季節在秋季末。至於為什麼在秋末會比較適合呢?因秋天的氣候涼爽太陽不大、雨量也少,而且那時第二期的稻穀己收割完,離農曆年近。利用農閒時間,左右鄰舍以換工的方式互相幫忙,蓋個新房好過年。在蓋土埆厝的時候,離地疊上大概一尺高的石頭,再把土埆疊上,一尺高的石頭最主要是防止潮濕。土埆慢慢的疊上,而土埆和土埆之間用黏土接著,每疊五層的土埆,就要加上長竹片增加其拉力防止地震。當牆己砌好,必須外刷灰泥、白粉,免受雨水淋刷崩落。

    請連結到蘆竹鄉坑子社區發展協會觀賞圖片
    交通指引(經度 - 121.32292270660400000、緯度 - 25.07395756588030000)

    往昔常見的土牆有兩種. 除了土角牆之外, 還有編竹夾泥牆
    其建造方法是用粗直的大竹作為壁柱,先將牆面分隔成幾個空間,再用竹篾條編好壁體,然後在裡面抹上摻有稻草的灰泥,就成了編竹夾泥牆。

    張嘉祥教授研究室的博士生林裕鈞講解「編竹夾泥牆」的作法與材料。林裕鈞說,「編竹夾泥牆」在日本已蔚為風潮,壁體上所抹的熟石灰具有在空氣中吸收二氧化碳和水的功能,熟石灰與二氧化碳產生化學反應後,就會產生碳酸鈣,具除臭作用。
     編竹夾泥牆的材料以竹子和土漿為主,土漿須經過「養土」程序,各項成分黏土:稻草:粗糠的比率為130:1:5,為了增加黏稠度,也會加上牛糞。參加的學生透過實際操作,深深了解編竹夾泥牆的材料取自大自然,日後也能回歸自然,對環境的負擔最少。

    圖片連結自http://www.cdns.com.tw/20090831/ ... 009080521535001.htm

    從各地蒐集之土埆試體,排除非正常使用及新作乾燥中的土埆,含水率約在
    1﹪~3.1﹪之間,經由簡單的抗壓試驗得知強度分布在4kg/cm2-20.5kg/cm2,試
    體進行顆粒分析後,含砂量在8﹪~46﹪之間,沉泥+黏土含量在54﹪~92﹪之間,
    與英美國家相較,本地試體含砂量偏低,細小顆粒含量偏高。
    土埆牆體灰縫抗剪能力則經由足尺土埆所砌的八道70 ㎝×70 ㎝試體,進行
    對角張力試驗,由試驗結果得知(1)傳統利用竹篾水平補強法抗剪能力未必提
    高(2)適當的利用韌性構材如鋼纜與牆體結合,可提高砌體的極限強度,牆體
    不易崩塌(3)傳統牆體灰縫抗剪強度約0.022 kg/cm2,透過簡易而符合可逆性
    的策略,亦可提升至0.058 kg/cm2(4)試體主要破壞模式與調查所見有別,僅
    有少數裂縫穿過土埆本身,大部分亦呈階梯狀開裂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le775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